天师、贫道、道士和种民,这几个道教词汇你理解吗?


1

天师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针对嗣汉张天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亦有师乎?”,并敕命改天师府为大真人府。于是大家普遍认为天师,是上天的老师,其实是错误的。

天师一词频繁出现于《太平经》中,《太平经》载:

“唯唯,古今贤圣皆有师,今天师道满溢,当复师谁乎?”“善哉、善哉,子之问也,可谓睹微意矣,然吾始学之时,同问于师,非一人也,久久道成德就,乃得上与天合意,乃后知天所欲言。天使太阳之精神来告吾,使吾语,故吾者乃以天为师。虽喻真人,向天不欲言,吾不敢妄出此说,天必诛吾。真人亦知此诚重耶?”

对话中,天师阐明了自己与天的关系,乃是“以天为师”,效法天道的人,因为天师已经做到“上与天合意”,也就是儒家所谓的“我心即是天心”的修养境界,故称“天师”。且天师也是服从于天意,如果“天不欲言”,那么天师纵然知道,也不敢妄说,否则会遭到上天的谴责,甚至是诛罚。

2

贫道

《灵宝一切自然经诀》:

“夫人求仙道,积功无厌多,功满自然得道。学道犹世人忧居贫,无不得仙者也。言则贫道汲汲,唯道是务,常与心诤,以制众魔华想。贫道之言,盖上清道士之通称也。”

经文明白解释,贫道是道士谦称自己于道行修行尚浅的意思,古代道士也有不少出入宫禁,亲近诸侯的,修真之士,清静无为,若时刻以钱财未富挂在嘴边,岂非荒唐而不近事理?而一读此文,则了然明白。

贫道,也有勉励自己修行的意思,既然道行尚贫,还不速速修行么?此词亦为上清道士的通称,故贫道的称呼,其意蕴深远。世人思虑营营,奔走于利禄之场,如果能以这样的精神来修道,则何愁道之不成呢?

3

道士

《道典论》引《太上太霄琅书经》云:

“明解须专,专必有应,应则通神,何劳乎惑?欣戚两遣,日夜专勤,誓进无退,号为道人。人行大道,号为道士。士者,何也?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足见人如果能效法大道的美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清净其意”,即是道士。并非穿上道装的才是。道士,乃是对于行道之人的尊称。而人能体天心,奉道而行,即是道士。
“什么是道士?”若修道之人,出家而不清净,传度而不守戒,亏负太上教诲,乃是玄门之罪人也,怎么能称为道士?而我们普通的刚入门的学道之人,最多只能算是“道人”,是不敢自称为道士的。

4

种民

《上清黄书过度仪》“撤除死籍,著名长生玉历,过度九厄,得为后世种民。”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将“种民”和后世“种子”相混淆,故不可不辩。

在《太平经》中有这样的传说,自唐尧丁亥以来,凡逢甲申的流年,就是会发生自然灾害、瘟疫病患等,是上天要“除凶民,度善人。善人为种民,凶人为混齑。”认为每隔一段时间“大道神人,更谴真仙上士,出经行化,委屈导之,劝上励下,不从者沉没,沉没者混齑,凶恶皆荡尽。”面对东汉末年的灾害战争,《太平经解释为上天行为,目的是存善人,去凶恶。而这存活下来的善人,就是所谓的“种民”。类似于西方神话中,那些搭乘诺亚方舟的人一样。

但是这一说法,后来逐渐为道教所淡化,直至今日道教中罕有提及“种民”者。相较于其他宗教末世说的流行,这也算是特殊的文化现象。

发布于 2023-04-02 19:03
收藏
分享
目录

    相关推荐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