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高考铸就命运之旅,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退休生活

我出生1966年,今年58岁,还有两年正式退休,但岗位退二线不用每天到单位报到,实际上过着退休生活。

现在每天陪伴老伴游公园散步锻炼身体,照顾86岁的老父亲生活起居,好在他生活能够自理,我主要陪他说说话陪他晒晒太阳。

特别重要的事是我还“生了二宝”今年14岁,学习和作业辅导我帮不忙,每天主要给他做早饭陪伴他学习。

闲了再看看今日头条,有空了点赞头条关注的友友们,喜欢看新闻联播、今日说法和战争体裁的电影,但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很少开电视机,再说电视上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干脆就不开了。

总结我的58岁的人生经历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一、农村生活

20岁之前,我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最初的记忆。

我生活的地方在甘肃一个比较贫穷的小村庄,每天伴着鸡鸣犬吠,在田间地头与泥巴为伴。那时的日子简单而纯粹,却也充满了艰辛和无奈。吃的粮食不够而且主要是玉米面和高梁面、谷子面等粗粮,小麦面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口,大米根本就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土豆和酸菜一年四季从来没有断过,所以我到今天仍然怀念妈妈做的煮羊芋配酸菜的味道,只是妈妈去世了再也吃不到那样的味道了。

农村的生活教会了我坚韧,让我懂得了粮食的珍贵,也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照片取材网络

二、学生时代

时光回溯到 1986 年,我20岁那一场高考,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我命运的大门。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高考对于农村很多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当时,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大量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高考承载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使命。

回想从小学到中学到中专的学生时代,那段岁月,有挑灯夜读的辛苦,也有解开难题后的欣喜。为了梦想,我们在书山题海中奋力前行,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肯定。

我小学读了五年半,记得那时候是春季开学,读到四年级因为国家恢复了高考,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差又让我们多读了半学期。小学是在村里的小学上的,学校就在我家的后面,每天都是自己走着去的,没有书包也没有课外作业,只有语文数学两本书,老师也只有语文数学,没有其他代课老师。

初中、高中各读了三年,是在朱店镇的朱店中学上的。我是村里一起上初中的学生中唯一考上高中的人,1986年参加甘肃省高考,我以410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石油学校。因着高考带来的机遇,我踏入了知识的殿堂,进入了城市参加了工作。

照片取材网络

三、工作阶段

中专毕业以后参加了工作,学校赋予的知识和能力让我在职场上有了立足之地。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到逐渐成熟的骨干,一路的拼搏与奋斗,都离不开学生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有过挫折,有过成功,每一个经历都是成长的勋章。

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边干边学,学习岗位必需的知识。这一阶段的时间是最长的,工作了38年,学习了38年。曾经有多篇论文或者调查报告,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照片取材网络

四、退休生活

如今,已步入退休生活。回首往昔,感慨万千。闲暇时常常回忆过去。农村的淳朴,学生时代的朝气,工作中的拼搏,都如同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1986 年的高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我永远铭记的时刻。它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无限可能。

虽然时光已逝,但那些珍贵的回忆,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照片取材网络

发布于 2025-05-01 13:21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