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五不算”——实则“不敢算”!

哲学视觉牵手,不一样的感受!

“算命”​,打小就听过见过,不是什么新玩儿。对算命的看法,不外乎:真准,有时准,瞎蒙,好奇,试玩,混饭吃,等等。

“算命”的算法形态,因习俗、地域不同,说法有别。主要有面相,手相,时辰,属相,测字,抽签,等等。

“算命”的“技巧”,主要有:因果倒置,事后前说;闪词晃语,大网捞鱼;旁敲侧击,顺手牵羊;云里雾里,愿者上钩;各半加套,左右押宝,等等。

此处重点解释一下“各半加套,左右押宝”——

预知人生日常未来之事的结果,要么是,要么否,二者之间的准与否,本身就各占一半。事物的运行规律也是这样。在此基础上,根据现有的一知半解,或事发前的某一点苗头和初步原因 ,有针对性地偏重某一半的说辞,最后往往对上了号。

在算命者看来,假如有点差池,或完全对不对号,自有玄法应对。所谓“时机不到”、“天机不可泄露”、“心不诚”、“犯了冲”等。反正碰对号了是他们的“神算”,碰不对号原因在别人。一些江湖骗子、妖道巫术,最擅长借此故弄玄虚,坑蒙拐骗!

既然如此,社会上算命“准”的影响力,为何远远超出“不准”呢?

人们求算,无非吉凶成否。如算不准,在算命者托词护身伞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责任归己,并且也不是什么光彩事,怎好意思对外扩散。同时,别人对此也不感兴趣。

即使想与算命者叫真,要说法,那又能怎样?如算准了,往往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传十 ,十传百。有道是“物越传越少,话越传越多”。尤其所谓神奇之说,添枝加叶,绘声绘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以致越传越神乎其神。

有道是“做贼心虚”。算命者自知有损害他人之行,也自有“防露陷之心不可无”,就自编自导了“算命五不算”:

——不算自己。即不给自己算。算命者很多自身生活不怎么样,以算命为生。当别人质问,为何不给自己算个好前程。他们则以此遮丑护短。

——不算过去。过去的事已成定局,广为熟知,难有忽悠的空间,稍有不慎,极易露陷。

——不算马上。有道是“知前算后不可怕,露陷就怕在当下”。例如,随手拿几块石子,让算命者算手中石子的块数,马上就露陷。对此类现场立竿见影的事,算命者则以“只算未来,不算当下之事”为由,逃避了事。

——不算真人。算命者往往是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好手。有道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面对确无把握,或被揭底打脸的特别人,装作自谦,并讨好捧人说:“真人不可测”。相互也就不了了之。

——不算不信。面对打根就视算命如粪土之众人,算命者不敢毛遂自荐。只有上当、半信半疑、愿者上钩者,才是算命者的“衣食父母”。

​自信自立自强,实为美好生活的胜算!

“天算”,本来是指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算命者欺世盗名,把自己装扮成“天算之举”,“天算”反成了算命的“依托”,借以招摇撞骗。

有道是“人不自助,天也难助”。人活着,理当自强恒强,握紧自我拯救的前行之矛;而非弱者恒弱,总想依靠别人,或坐以待毙,以“迷信命运”为盾牌,以“天掉馅饼”为侥幸,以“免费的午餐”为奢望。其结局只能是:画饼充饥,作茧自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发布于 2025-05-05 10:49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