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处世智慧:做人要学会圆滑,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成不了大事!

我们知道人类本来就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群体动物,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情。那么在江湖生存就必须要学会人情世故,学会沟通,我们必须要明白说话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别人。那么如何帮助别人呢?俗话说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说话一定要讲究技巧。鬼谷子说游说者要会粉言饰词,用话术来说服他人。

其实每个人在说话时都会用到这个方法,不仅仅是小人,还有君子。比如孔子曾经干过的一件事儿: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中,被灭亡的国家有五十二个,被臣下杀掉的国君有三十六,孔子收集善事、隐去丑事,编写《春秋》以弘扬王道。啥意思?孔子是选择记载,有些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历史就直接忽略或者删除。

孔子就是希望用这个方法说服人向善。这个方法鬼谷子称之为:假之者,益损也。既然是说服就必须要讲究好坏,孔子为了健全自己的学说,证明自己哲学的逻辑性,所以说的多是“益”,也就是我们知道的仁爱、孝悌,削弱了性的复杂性。

有时候我们在读国学的时候,千万别把国学读成鸡汤。因为每个哲学家、圣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哲学基本命题和目的,论证自己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都会使用“益损”的方法。

做人不一定世故,但是一定要懂人情世故。一个会说话的人一定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所以总结如上的内容就如鬼谷子说的: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一定能做到下面几点:

1: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

2:说服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

3:说话要懂得用修辞去修饰。

4:说服时要学会以偏概全,利弊两头说。

鬼谷子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变通,不能死板,否则很容易被淘汰,成不了大事儿。

学习国学鬼谷子谋略智慧,欢迎关注鬼谷子微信公众号(guiguzi7619299),我们一起纵横捭阖,鬼谷论道。

发布于 2025-07-03 04:24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