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杰:为什么有“命中注定”一说?

当某事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我们常常会说这是“命中注定”的,以达成心理上的安慰。但我们很少思考:为啥会“命中注定”?

何谓“命运”?所谓“命运”就是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组合形成的现实,也就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能选择什么、能决定什么,不能选择什么、不能决定什么,一旦作出选择或决定,也就注定了结果——命运结局。

一般而言,不能选择的、不能决定的,基本属于自然法则,如四季运行,日出日落,洪灾地震等等,是人力难以抗拒的——对此,于每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

而人可以选择、可以决定的,才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民间“一龙生九子,子子皆不同”的说法,就证明一个道理:尽管客观条件、基本背景相似,但各自的命运结局不会相同——就是因为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形成的结果差异。

有个寓言性段子:一对夫妻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看到父亲经常打骂母亲,是在目睹母亲一直挨父亲打的过程中长大的。成人后,老大觉得母亲一生可怜,非常值得同情,所以娶妻后,对妻子非常好。老二看到父母经常打架,觉得婚姻毫无意义,便决意终生不结婚。而老三却认为“妻子原来是可以打的”,所以,结婚后继承父亲的“传统”,经常打骂妻子。

三个儿子面对的是同一个“家庭背景”,为何各自的选择与决定不同?就是因为各自性格的差异性。或者说,就是因为各自的性格不同,对同一事件的认知、解读不同,才造成各自采取不同的选择与决定。

这就印证了那句非常流行并被认可的话:性格决定命运。

既然“性格决定命运”,那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变性格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答案是既可以又不可以。

“不可以”,是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基本上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可以”,是因为一个人只要有非常巨大的毅力,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性格——但这是异常艰难的!

比如,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性格,要改变成心胸豁达、大公无私的性格,就是异常艰难的——不仅需要很好的社会环境,更需要自己有“彻底重新做人”之决心!

总体而言,要想改变“命中注定”之不好结局,还是要直面并审视自己的性格,尽可能改变修正不良性格,以争取最好的命运。

发布于 2025-07-06 15:09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