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00万人吃皇粮,不可以减薪吗?不可以精兵简政吗?

“吃皇粮”的人员究竟有多少,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

据媒体的数据,截至2022年,全国公务员730万人,参公/党群/妇联1300万人,事业编3100万,离退休人员3000万,“吃皇粮”的人数合计8130万人。尽管数据的准确性无法验证,但可以推测。

根据财政部201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财政负担开支的人口为5392.6万人。除此之外,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准财政供养人员,估计准财政供养人员总人数超过1000万。总计约6400元。

如今,十多年过去,吃皇粮的人超过8000万应该是不离谱的数字。

实事求是地说,近十年来公务员的规模一直维持在700多万人左右,可以说控制的还是非常好的。而教师、医生、警察等也必然得由国家财政来负担他们的开支。

所以说,吃财政饭的人超过8000万,工资费用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40%。尽管是事实,但并非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的质疑之处在于,除了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其他吃财政饭的人究竟都是干什么的呢?

如此之多吃皇粮的人,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疫情三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直接影响了地方的财政收入。而且房地产业也持续低迷,地方的卖地收入也太为减少。

企业效益不好,企业采取降薪裁员的措施是正常之举。然而,尽管偶有公职人员暂缓发放工资的消息,但减薪的消息却几无所闻。

公职人员工资不减,公职人员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财政的压力必然会越来越大。

曾经,国企也是铁饭碗,而现在公职人员可以说是金饭碗,疫情三年,众多个体户、灵活就业者都经受了重创,公职人员却稳坐钓鱼船,考公为何如此之热?旱涝保收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铁饭碗可以被砸碎,国家财政形势吃紧,金饭碗就不能动吗?

在公职人员内部,采取适当的裁员减薪,肯定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也能够激发每一个公职人员的进取心,还有工作动力。减员增效,对企业适用,对公职人员同样适用。

改革的目地,是让绝大多数人受益,公职人员中也不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人,如果不改革,对于脚踏实地工作的人来说也同样是不公平。

吃皇粮的人少了,有竞争之后工作效率提升了,对国家对百姓,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至于说离退休公职人员养老金占用大量财政收入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发布于 2025-07-18 10:13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