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开展新一轮发掘,当年的一线考古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9月初,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咨询会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三星堆遗址将展开新一轮发掘。时隔34年,祭祀区的发掘工作再次启动,而这次的工作重点是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
消息一出,#三星堆遗址时隔34年再启发掘#的话题就挤上了热搜。不论对考古了解与否,大家一定都曾着迷于三星堆的神秘,而这次的重启也让我们充满期待:34年前“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这次又会带来什么惊喜呢?
自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被发现以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都未曾停过。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不仅在东、南、西三面城墙之外,发现了北城墙,还在西部发现了大型建筑遗址,种种发现都让人们离古老而神秘的三星堆文明更近了一步。
1986年发掘的三星堆祭祀坑
然而这些年,总有一些观点甚嚣尘上,有人说三星堆是外星人文化遗址,有人谣传三星堆因某种不可抗力停止发掘了。
数十年来,这个深埋了几千年的文明不仅吸引了全国的视线,也成了神秘、诡谲、怪异的象征。
为什么会觉得怪?
乍一看,这个青铜人像阔目大耳、高鼻深目,与现代人类相差甚远。
青铜人像
而这个青铜立人像身形瘦削,竟有将近两米高,它那握成圈的、空荡荡的两只手里当时到底拿着什么?
青铜立人像
这座精美繁复的大型神树,共有三层,每层伸出三根树枝,树枝上挂有果实、立有神鸟。整体高度近4米,造型之大,实在令人震撼不已。
青铜神树(一号)
几千年前的工艺,就能达到如此之高,的确让人困惑。
但这些大型化器物的出现,也不是无迹可循。
整个历史上,各个朝代,一般国力强盛、经济比较繁荣的时候,在物质文化上体现出来,就是修很大的城,建很大的建筑,各种器物都做得很大。比方说商代中晚期,它的器物就有大型化的倾向。
后母戊鼎,是整个商代最大的器物,过了几百年——青铜时代还要延续好几百年,在体量上也没有器物超越它。
后母戊鼎
不但后母戊鼎大,商代的玉器也很大,一米长的兵器、玉器不少,另外商人墓葬也大,殉人就是上百,墓道几十米长,这就是大型化。
三星堆是商代晚期,跟中原的商文化同步,也是有大型化倾向。
除了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连玉璋也是一米多。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强盛的体现。
玉璋
三星堆将中国考古向前推进一大步,却也因其令人费解的神秘而笼罩了一层迷雾,其间谣言与猜想四起,让人好像难以接近。
事实上,许多人对考古存在认知误区,对众多名扬海内外的考古发现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巨大意义也知之甚少。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看来,考古“不仅是发现一个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伟大的精神回归。”
考古不但是与死后世界的深入对话,同时,世人也在通过一次次的考古发现逐步解开失落文明所留下的巨大谜团。从一线考古人的口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部独立于历史文献之外的中国和世界的考证历史。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20位负责一线考古勘探的考古人,通过2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考古遗迹,推出“中国版”和“世界版”考古课——《了不起的现场文明》和《了不起的世界文明》。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发布于 2025-07-20 15:18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