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才是最大的奢侈
作者:物道君|来源:物道(wudaoone)
疫情之下,小院有了不同的意义。
人人都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一个院子是奢侈的。但尽管如此,院子对我们的诱惑,我们对院子的向往,未曾减少一分。在疫情之下,小院又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意义。
向往小院,过没有波澜的生活,耕一块地,点豆种瓜,自给自足;向往小院,它足够大,向院中一坐,看看青天白日,看看花草树木,看够了就往来散步。
这听起来有点不实际,但我还是想说越是生活面临威胁时,越要尽力捍卫生活。维舟在《我们易碎的生活》说:“维持生活本身就已耗尽力气,谈何‘把生活变成艺术’,但之所以还是要这么说,是因为那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小院,是今世最大的奢侈,但它值得!值得期待。
因为失去春天,所以看重时光;因为城里铁如林,所以向往红尘之外,有个院子,种花种树种时光。
像张恨水在院子里,种一棵槐树,在五月开出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也就知道可以穿起夹衣了,在风不冷阳光不热的日子里走。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初夏要像叶圣陶置几盘牵牛花排在墙脚,垂下麻线,或者插几根扦竿,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不是为了看花,长着藤蔓的小东西,最是会爬。
看时静止,不大动弹,若停一会功夫,或过一个晌午,一个夜晚再来看,牵牛花绿豆般大小的嫩头,已经长出两三寸,并无时无刻不旋转向上,卷曲地直指云霄。
它的花蕾也小小的,却常常一夜之间膨胀开来,早起的时候能与人打下一个轻盈的招呼。随即发出与叶圣陶一样的感慨,“好努力的一夜功夫”啊!这一小会儿,竟然这般“生之力”。
图1|拟见 ©
就这样,时光又被郑重看见。这些会爬的草木,一寸一寸爬上墙头,一日一日路过人间,仿佛让时间有了清晰的刻度,能一时抚慰骤然失去光阴的心情。
在院子里,在自然里,谁都没有偷走光阴,身居其中的你我,看着时光的脚步移动,确实能给未来一点信心。若有小院,别无他事,种下时光,守着流年,幸福安康。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林语堂最爱院子构成生活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在时代变动不居,在寻常生活难再继续的日子里,愿有个院子,做些具体的小事,三餐四季。
春天编篱笆、铺路、劈地松土,去市场买来小番茄、油麦菜、草莓、黄瓜、苦瓜、玉米的种子,趁着贵雨洒下去。种子生出嫩苗,小苗逐渐繁茂,就除草、定时浇水、施肥,自耕自作。
图1 2|清凉地儿-了琹 ©
到了夏天,万物长大,每天都可以到院子里走走,一颗小草莓长出来了,小苦瓜垂坠在架上,每天都能吃上一颗小番茄,然后开心一整天。
菜地的旁边还要种一些葱、蒜、香菜、紫苏的配菜,做菜时若是忘了提前备好,就算锅上烧了油,去院子掐段葱洗净回来再煮都来得及。
秋冬把果实藏好,收集落叶杂草,渥在土里,来年开春又变肥沃。“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有个院子,自给自足,不再惧怕物资短缺饿肚子。
图|清凉地儿-了琹 ©
今天的脚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禁锢,于是还希望闲暇时,要像老舍在院子里打太极;像郁达夫在院里抬起头,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各种鸟叫声。
小院生活,所求不多,一年四季,吃喝不愁;如果还可以那就花木在旁,闲庭散步,空气自在。这就是理想的生活,生活的理想。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当精神走进了一个黑夜,院子就诞生了。建筑家梁思成有言:“对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子,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所以很多时候,即使没有那个实实在在的“院子”,中国人心里还会住着一个院子。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