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九首禅意诗词,读一首悟一个禅理
发布时间:2022-09-21 12:26:04 | 更新时间:2022-09-21 12:26:58 | 来源:大师看风水
苏轼将自己人生的感悟化作诗词流传下来,后世的读者才能一见苏轼的心路历程,体会他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其中许多作品不乏禅意。图片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小时候,最盼望的相聚,长大后,却发现,人生进行最多的事情,是离别。经历得多了,看淡了离别,最后才明白: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图片
《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你举止无心,我魂牵梦萦。人来人往的世界,明明是他人的无心,你却以为他对你有意。世间的烦恼多来自于多情。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大雨倾盆,本来让人十分狼狈,可苏轼却泰然自若。 因为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习惯就好。当你以一颗随遇而安的心,一份淡然平和的态度去面对风雨或生活的苦难时, 才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图片
《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名利如浮云,时光短暂,不如及时行乐,“且陶陶,乐尽天真”。
《浣溪沙》宋代: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手握清欢,心掬淡泊,粗茶淡饭,岁月生香。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图片
《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
《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失者未必弱,得者未必强。人生如饮茶,无非是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人生的加法,“放得下”是人生的减法。图片9. 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代:苏轼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汲汲营营,走过半生,才发现——人生不过只是一阵风,一场雨,一次经历。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