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7月,阴气之盛的一个月,这10个禁忌万别犯
发布时间:2024-08-18 01:08:02 | 更新时间:2024-08-18 01:08:14 | 来源:大师看风水

图片


农历七月是一个讲究颇多的月份。


民间素有“七月初一地门开”的说法,因为农历七月包含着中元节这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传说就是七月初一这天地府的大门会打开,“鬼”会被放出来游荡,所以也有“七月初鬼乱窜”的说法。


人们为了求的平安顺遂,会在农历七月初一、初二、十五和最后一天进行祭祀和普渡,这就是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的由来。


同时,这样的月份里人们祭奠祖先求的一年平安顺遂和五谷丰登,以及传承孝道,因此这个月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月。


农历七月既然被称作“鬼月”,自然有很多的讲究和禁忌,其中农历七月的两个大事,要记得遵守。


一、七月,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中国民间传统认为每年农历七月是鬼月,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


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是不能办大事的月份,最好是,不嫁娶,也不可以搬家。


而且到了这个月份,人们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图片


二、中元祭祀,祭拜祖先


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即鬼节,按民俗应当祭祖,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当晚最好不要上街。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阴气最盛。


祭祖的民俗源远流长,传承千年,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和感德祖先文化的传统,也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


“中元节”的祭祖习俗的产生,是因为民间相信自己的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才有了祭祖的习俗。


古时候,民间的祭祖非常注重祭拜的仪式,“中元节”这天祭拜的仪式一般是在七月中旬的傍晚时分举行。


祭拜时,家里的当家人要先将祖先遗像供奉在祠堂,然后焚香、点烛、烧纸。


这个时候全家人全部都要来到祠堂,依辈分和年龄的顺序进行祭祖礼仪。


七月民俗禁忌,大家一定要注意,也告诉身边家人。


1、不宜在床边挂风铃


2、不夜游,人老体弱者和幼儿夜晚不出门


3、不拍别人肩膀,直呼别人的名字


4、减少游泳,少接触水


5、避免熬夜,增加阳气


6、别人叫你,别轻易的回头


7、筷子不要插在饭中央


8、深夜如必须出行,可诵心经,带佛珠和经文护持。


9、晚上避免拍照,照镜子


10、不要伤害无辜生灵。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