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的至高修养:容言,容事,容人!(好文) 内容: 古人云: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是圣贤。 宽容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心与心之间的疏远。 人活一世,会遇见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宽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一个人能容言、容人、容事,容他人所不能容,方能为他人所不能为。 一、容言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人的心胸,如若能有天地般广阔,那么人生的道路,也能一样宽广。 而容言,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格局。 这样的人胸襟开阔,他们眼界高远,看重大局,不斤斤计较。 李叔同曾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征战四方,对内消灭袁绍、袁术、吕布、马超等割据势力,对外击败匈奴、鲜卑等外族,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和他的格局密不可分,他不仅有谋略,善用兵,还能容人言。 当时袁绍和曹操,并为北方两大诸侯,势若水火,爆发官渡之战。 战前,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 陈琳在檄文中,可谓把曹操骂了个狗血淋头,不但如此,还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简直句句诛心。 后来,袁绍战败,陈琳无处可逃,被曹操活捉,曹操不但没有将之杀而后快,因为欣赏他的才学,反而予以重用。 陈琳归附于曹操后,便死心塌地的跟随着他,从未反对过曹操。 曹操这种容人言的心胸和格局,远非同时代的诸侯可比,正因如此,曹操才能雄霸一方。 其实,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少包容心。 能容人言并非不在乎小节,而是看的更为长远,才得以对眼前的小事忽略不计。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容言,不仅是一种格局,还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二、容事古人曾言:“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以宽容的心态容人、容事,才能厚德载物。 常言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如果没有容人之量,那就不会成就大事。 李世民向来就有包容并蓄的胸襟,他能容事,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都能予以宽恕。 唐太宗喜好书法,经常挥写“飞白”条幅,赏赐群臣。 贞观十八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唐太宗宴请朝廷大员,大臣们便请求李世民赏赐“飞白”书法。 太宗乘着酒兴,当即挥毫,赐予群臣。 常侍刘洎向来张狂,乘着酒劲,忘记了君臣礼节,跑到皇帝御座,从太宗手中抢到“飞白书”。 几位大臣见刘洎得意忘形,便向太宗奏道:“洎登御床,罪该万死,请伏法。 ”刘洎一听,顿时酒意全无,吓的腿一哆嗦,连忙磕头认罪。 太宗笑了笑,打趣说道:“礼法虽严,不加酒醉之人,刘爱卿爱朕书法,有何罪过? ”正是因为唐太宗,有包容的胸怀,使得大唐开放、包容、强盛。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不能固步自封困在自己的世界中,更需要的是包容的雅量。 与其咄咄逼人,不如心平气和。 若一味计较,处处都是怨言;若是心宽容事,好运自然而来。 三、容人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都有其弱点,理应彼此宽容。 如果不能容人,每个人都会生活在矛盾、痛苦和苦恼之中。 人与人之间理应相互宽容,以和为美。 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看到有一位同学拿砖块砸同学,便立即呵斥并将其叫到办公室。 待陶行知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在等他了。 他掏出一块糖,奖励道:“你比我先到,这是奖励你的。 ”接着他又拿出一块糖,说:“我呵斥你,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尊重我,这也是给你的。 ”男孩疑惑的接过第二块糖,陶行知又说:“我问了同学,说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男孩“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极端方式。 ”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既然你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既有一颗能容人的心,也是一个教育家。 《淮南子》中云:宽而栗,严而温。 容人,不是无止境的放纵,要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相济。 生活要保持一个容人的态度,以谅解代替争吵,以理解来消除抱怨。 包容他人,就是放过自己。 真正广阔的胸怀,从不吝啬宽容。 一个人,拥有了广阔的包容之心,就拥有了无限的魅力。 人生不易,愿你心宽似海,实实在在,过好每一天。 本文作者:国学生活 发布时间:2022-07-23 23:45:04 更新时间:2022-07-23 23:45:50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