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杨筠松《疑龙经》 内容: 《疑龙经》旧题亦为唐杨筠松撰,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杨筠松撰写。 全书分三篇,介绍如何根据山水地势寻找龙脉,上篇论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 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唐代窦州人。 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著有《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等诸多风水学经典文献。 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杨筠松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可以和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相当。 常被地理、堪舆学家视为祖师祭拜。 地学之道,在于形势为体,理气为用。 因形求气,为地理入用之准绳;河图、洛书及先、后天八卦乃风水学之源、风水学之理气依据。 固理气当以形势之理气为体,方位之理气为用;方位理气又以地盘下卦即地卦为体,天盘挨星即天卦为用。 地卦天机解决山水雌雄交媾之玄妙,天卦天机解决时令旺衰’之玄机;此山此水,确能交媾,又能符合空中盈虚消长流行之气,收得“天心正运”之一卦,将发福非常。 将河图、洛书、八卦与廿四山相结合为用的代表是玄空学派,源于东晋郭璞,成熟于唐末杨筠松,“堪舆五经”即《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玉照经》为其代表作。 杨公正学在哪里? 在《撼龙经》、《疑龙经》里,在“堪舆五经”中,在《地理辨正》及《辨正直解》中也! 《疑龙经》上卷疑龙何处最难疑,寻得星峰却是枝;关峡从行并护托,矗矗枪旗左右随;干上星峰全不作,星峰龙法尽虚词;与君少释狐疑事,干上寻龙真可据;干龙长远去无穷,行到中间阳气聚;面前山水又可爱,背后护龙皆反背;君如就此问疑龙,此是干龙迎送队;譬如赍粮适千里,岂无顿宿分内外龙行长远去茫茫,定有参随部位长;凡有好山为干去,枝龙尽处有旗枪;旗枪也是星峰作,圆净尖方高更卓;就中寻穴穴却无,干去未休枝早落;枝龙身上亦可裁,半是虚花半是胎;若是虚花无朝应,若是结实护送回;护缠尚要观叠数,一叠回来龙身顾;莫便将为真实看,此是护龙叶交互;三重五重抱回来,此就枝龙腰上做;干龙尤自随水去,护送迢迢不回顾;正龙身上不生峰,有峰皆是枝叶送;君如见此干龙身,的向干龙穷处觅;君如寻得干龙穷,二水相交穴受风;风吹水劫却非穴,君如到此是疑龙;请君看水交缠处,水外有山来会聚;翻身顾母顾祖宗,此是回龙转身处;宛转回龙是挂钩,未作穴时先作朝;朝山皆是宗与祖,不拘千里远迢迢;穴前诸官皆拜揖,千源万派皆朝入;此是寻龙大法门,两水夹来皆转揖;寻龙何处使人疑,寻得星峰却是枝;枝叶乱来无正穴,真龙到处又疑非;只缘不识两边护,却爱飞峰到脚随;飞峰斜落是龙脚,脚上生峰一边卓;真龙平处无星峰,两边生峰至难捉;背斜面直号飞峰,此是真龙夹从龙;一节生峰一节插,两边虽长号宽峡;峡长绕出真龙前,背后星峰又可怜;到此孤疑不能识,请向正龙寻两边;两边起峰为护从,正龙低平最贵重;星峰两边转前揖,揖在穴前为我用;问君州县正身龙,大浪横江那有峰;起峰皆是两边脚,去为小穴为村落;如此寻龙看两边,两边生脚未尝偏;正身绕却中央去,禄破文廉多作关;关门是为有大小,破禄二星外为拦;禄存无禄作神坛,破军不破作近关;要寻大地寻关局,关局大小水口山;大凡寻龙要寻干,莫道无星又无换;君如不识枝干龙,每见干龙多诞谩;不知干长缠亦长,外山外水山为伴;寻龙千山远迢迢,其次五百三百里;先就舆图观水源,两水夹来皆有气;水源自是有长短,长作军州短作县;枝上节节是乡村,干上时时断复断;分枝劈脉散乱去,干中有枝枝复干;凡有枝龙长百里,百里周回作一县;百里各有小干龙,两水夹来寻曲岸;曲岸有水抱龙头,抱处好寻气无散;到此先看水口山,水口交牙内局宽;便就宽容平处觅,左右周围无空闲;断然有穴在此处,更看朝水与朝山;朝水与龙一般远,共祖同宗来作伴;客山千里来作朝,朝在面前为近案;如有朝迎情性真,将相公侯立可断,寻得真龙不识穴,不识穴时总空说;识龙识穴始为真,下着真龙官不绝;真龙隐拙穴难寻,惟有朝山识幸心;朝若高时高处点,朝若低时低处针;朝山亦自有真假,若是真时特来也;若是假时山不来,徒爱尖圆巧如画;若有真朝来入怀,不必尖圆如龙马;惟要低昂起伏来,不爱尖倾直去者;直去名为坠朝山,虽见尖圆也是闲;譬如贵人背面立,与我情意不相关;亦有横列为朝者,若是横朝似衙喏;前山横过脚分枝,枝上作朝首先下;首下作峰或尖圆,只只来朝列我前;大作排牙小作列,如鱼骈头蚕比肩;朝余却去作水口,与我后缠两相凑;交牙护断水不流,不放一山一水走;到此寻穴定明堂,明堂横直细推别;横城宽抱有垣星,更以三垣论交结;交结多时垣气深,交结少时垣局泄;长垣便是横朝班,局心便是明堂山;钩铃垂脚向垣口,北面重重尊圣颜;大抵山形虽在地,地有精光属星次;体魂在地光在天,识得星光真精艺;明堂惜水如惜血,穴里避风如避贼;莫令穴缺被风吹,莫使溜牙遭水劫;问君如何辨明堂,外山抱里内平洋;也有护关亦如此,君若到此细推详;时师每到关峡里,山水周围秀且现;踌躇四顾说明堂,妄指横山作真地;不知关峡自周围,只是护关堂泄气;泄气之法妙何观,左右虽回外无拦;此是正龙护关峡,莫将堂局此中看;与君细论明堂样,明堂须要精玄放;明堂绕曲如绕绳,绕在穴前须内向;内向之水抱身横,对面抱来弓带象;上山下来下山上,中有吉穴随形向;形若真时穴始真,形若不真是虚诳;虚诳之山看两边,两边虚穴亦如然;外缠不转内托返,此是贵龙形气散;龙虎背后有衣裾,此是官阑拜舞袖;虽然有袖穴不见,官不离乡任何受;贵龙行处有毡褥,毡褥之龙富贵局;问君毡褥如何分,龙下有坪如鳖裙;譬如贵人有拜席,又如僧道坛具伸;真龙到穴有毡褥,便是枝龙山富足;此是神仙识贵龙,莫道肥龙多息肉;瘦龙虽是孤寒山,也有瘦龙出高官;肥龙须作贵龙体,也有肥龙反凌替;问君肥瘦如何分,莫把雌雄妄轻议;大戴亦尝有此言,溪谷为牝低伏蹲;冈陵为牡必雄峙,不知肥瘦有殊分;汉儒以山论夫妇,夫山高峻妇低去;此是儒家论尊卑,便是龙家雌雄语;大抵肥龙要瘦护,瘦龙也要肥龙御;瘦龙若有被褥形,千里封侯居此地;敢将禹迹来问君,舆图之上要细论;寻龙论脉不论势,地势如何却属坤;若以山川分两界,黄河川江两源派;其中有枝济与河,淮汉汀水亦长源;干中有枝枝有干,长者入海短入垣;若以干龙论大尽,太行碣石至海门;又有高山入韦岭,又分汝颍河流吞;南干分枝入海内,河北河东皆不背;葱岭连绵入桂连,又入衡阳到江边;其间屈曲分臂去,不知多少枝叶繁;又分一派入东海,又登碣石会为垣;一枝分送入海门,干龙尽在江阴坟;若以干龙为至贵,东南沿海天中尊;如何垣星不在彼,多在枝龙身上分;到彼枝干又难辨,枝上多为州与县;京都多是在中原,海岸山穷风荡散;君如要识枝干龙,更看《疑龙》中下卷;《疑龙经》中卷虽然已识枝中杆,长作京师短作县。 枝中有干干有枝,心里能明口能辩。 只恐寻龙到此穷,两水夹来风荡散。 也有军州并大邑,直到水穷山绝岸。 也有城隍一都会,深在山原隈僻畔。 今日君寻到水穷,砂砾坦然缠护鼠。 右寻无穴在无形,无穴无形却寻转。 寻转分枝上觅穴,惟见纵横枝叶乱。 也识剥换也识缠,也识护托也识断。 只是孤疑难捉穴,穴若假时无正案。 到此之时心生疑,若遇高明能剖判。 为君决破此疑心,枝干乱时分背面。 假如两水夹龙来,便看护缠那边回。 护缠亦自有大小,大小随龙长短来。 龙长护缠亦长远,龙短护缠亦近挨。 大换缠山必曲转,莫把明堂向外裁。 曲转之形必是面,背抵缠山缠水隈。 缠山缠水回抱处,只恐朝山塞不开。 寻得缠护分明了,更看落头寻要妙。 缠山缠水如衣屏,向前宽阔看多少。 缠山缠水作案山,只恐明堂狭不宽。 山回水抱虽似面,浪打风吹崖壁寒。 请君来此看背面,水割石岩龙背转。 若是面时宽且平,若是背时多陡岸。 面是平垣中立穴,局内必定朝水缓。 荣纡环抱入怀来,不似背边风荡散。 君如识得背面时,枝干分明自可知。 宽平大曲处寻穴,此为大地断无疑。 详看朝迎在何处,中有横过水城聚。 背后缠水与山回,会合前朝水相随。 后缠抱来结水口,前头生脚来相凑。 两山两水作一关,更看罗星识先后。 罗星亦自有首尾,首逆七流尾拖水。 如此寻穴与寻龙,不落空亡与失踪。 称平上下左右手,的有真龙在此中。 忽然数山皆逼水,水夹数山来相从。 君如看到护送山,上坡下坡事一同。 初疑上坡是真穴,看来下坡亦藏风。 二疑更看上下转,山水转抱是真龙。 夹龙身上亦作穴,此处恐是双雌雄。 虽然两穴分贵贱,分高分下更分中。 也有真形无朝水,只看朝山与近侍。 朝水案外暗循环,此穴亦非中下地。 只要案山逆水转,不爱顺流随水势。 顺流随水案无力,此处名为破城地。 若是逆水作案山,关得内垣无走气。 也有真形无朝山,只要诸水聚其间。 汪洋万顷明堂外,内局周围如抱环。 钩钤键闭不漏泻,内气无容外气残。 外阳朝海拱辰入,内气端然龙虎安。 枝干之外识背面,位极人臣世袭官。 纵绕已能分背面,面是宽平背崖岸。 假如两水夹龙来,屈曲翻身势大转。 一回顿伏一翻身,一回转换一跌断。 两边皆有山水朝,两边皆有水抱岸。 两边皆有穴形真,两边皆有山水案。 两边朝迎皆可观,两边明堂皆人选。 两边缠护一般来,两边下手皆回转。 此山背面未易分,心下狐疑又难辨。 不应两边皆立穴,大小岂容无贵贱。 只缘花穴使人疑,更看护身脚各判。 莫来此处认真龙,两水夹龙龙必转。 逆转之龙有鬼山,鬼山拖脚背后环。 识得背面更识鬼,识鬼之外更识官。 官鬼已向前篇说,更就此中重分别。 大凡干龙行尽处,外山隔水来相顾。 干龙若是有鬼山,回转向前宽处安。 凡山大曲水大转,必有王侯居此间。 也有干龙夹两水,更不回头直为地。 只是两护必不同,定有护关交结秘。 干龙行尽若无鬼,须看众水聚何处。 众水聚处是明堂,左右交牙锁真气。 如此明堂虽是真,锁结交牙诚可贵。 问君疑龙何处难,两水之中必有山。 两山之中必有水,山水相夹是机源。 假如十条山同聚,必有十水归一处。 其间一水是出门,九山同来作门户。 东上看西西山好,西上看东东山妙。 南冈望见北上山,山奇水秀疑似问。 北冈望见南山水,矗矗尖圆秀且丽。 君如遇见此局时,两水夹来何处是。 与君更为细辨别,先分贵贱星系列。 更须参究龙短长,又看顿伏星善良。 尊星不肯为朝见,从龙虽来桡棹藏。 贵龙重重出入帐,贱龙无帐空雄强。 十山九水虽同聚,贵龙居中必异常。 问君如何分贵贱,真龙不肯为朝见。 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龙骨里福潜消。 譬如吏兵与臣仆,终朝跪起庭前伏。 那有精神立自身,时师浪说同关局。 朝山护从岂无穴,轻重多与贵龙别。 龙无贵贱只论长,缠龙远出前更强。 若徒论长不论贵,缠龙有穴反为良。 只恐寻龙易厌倦,虽有眼力无脚力。 若不穷源论寻宗,也寻顿伏识真踪。 古人寻龙寻顿伏,盖缘顿伏生尖曲。 曲转之余必生技,枝上定为小关局。 譬如人行走千里,岂无解鞍并顿宿。 顿宿之所虽未住,亦有从行并部曲。 顿伏移换并退卸,却看山面何方下。 移换却须寻回山,山回却有迎送还。 迎送相从识龙面,龙身背上是缠山。 缠山转来龙抱体,此中寻穴又何难。 古人建都与建邑,先寻顿伏认龙蛰。 升虚望楚与陟献,此是寻顿与山面。 降观于桑与降原,此是寻伏下平田。 相其阴阳揆以日,南北东西向无失。 乃陡南冈景与京,此是望穴识龙形。 逝彼百泉观水去,瞻俯溥原观水聚。 或陡南冈与大原,是寻顿伏与龙形。 古人卜宅贵详审,经旨分明与后传。 《疑龙经》(下卷)龙已识真无可疑,尚有疑穴费心思。 大抵真龙临落穴,先为虚穴贴身随。 穴有乳头有钳口,更有平坡无左右。 亦有高峰下带垂,更有昂头居龙首。 也曾见穴在平洋,四畔周围无高冈。 也曾见穴临水际,俗人竟说无包藏。 也曾见穴如仄掌,却与仰掌无两样。 也曾见穴直如枪,两水射助似难当。 更有两龙合一气,两水三山同一场。 君如识穴不识怪,只爱左右包者疆。 此与俗人无以异,多是葬在虚花里。 虚花左右似有情,仔细辨来非正形。 虚花作穴更是巧,仔细看来无甚好。 怪形异穴人厌看,如何子孙世袭官。 只缘怪形君未识,识得裁穴却无难。 识龙自合当识穴,已在变星篇内说。 恐君疑穴难取裁,好向后龙身上别。 龙上星辰是根核,前头形穴是花开。 根核若真穴不假,盖从种类生出来。 若不识星论根种,妄随虚穴凿山隈。 请君熟识变星穴,为钳为乳细分别。 高山平地穴随星,岂肯妄为钳乳穴。 穴若不随龙上星,断然是假不是真。 请君更将旧坟覆,贪星是乳武钳局。 京国外县多平洋,也有城邑在高冈。 淮甸军州在水尾,变峡山岭是城隍。 随他地势看高下,不可执一拘攀也。 千万随山寻穴形,此说断能分真假。 冀州壶口落低平,盖缘转弼为垣马。 大原落处尖似枪,盖缘廉破龙最长。 建康落在坡平地,盖缘辅弼星为体。 大梁平坦古战场,熊耳为龙星可详。 长安帝垣星外峙,巨武行龙生出势。 京师落在垣局中,狼星夹出巨门龙。 太行走入河中府,入首连生六七存。 入首虽然只是山,落处却在回环间。 此与窝钳无以异,只在大小识形难。 我观星辰在龙上,预定前头穴形象。 为钳为乳或为窝,或险或夷或如掌。 历观龙穴无不然,大小随形无两样。 此是流星定穴法,不肯向人谩空逛。 大凡识星方识龙,龙神落穴有真踪。 真踪人穴有形势,形势真时寻穴易。 不识形势穴难寻,左右高低如何铖。 看他形势宛在中,最是朝山识正龙。 高低只取朝山定,莫言三穴有仙踪。 千里来龙只一穴,正者为优傍者劣。 枝上有穴虽有形,不若干龙为至精。 龙从左来穴居右,只为回龙方人首。 龙从右来穴居左,只为藏形如转磨。 高山万仞或低藏,看他左右及外阳。 左右低时在低处,左右高时在高冈。 朝山最足证龙穴,不必求他玉尺量。 正穴当朝必有将,有将便宜为对向。 穴在南时北上寻,穴在北时南上望。 朝迎矗矗两边遮,向内有如难见蛇。 对面正来不倾仄,方才移步便欹斜。 只将对将寻真穴,将若正时穴最佳。 乳头之穴怕风缺,风若入来人绝灭。 必须低下避风吹,莫道低形龟裙绝。 钳穴如钗挂壁隈,惟嫌顶上有水来。 钗头不圆多破碎,水倾穴内必生灾。 仰掌要在掌心里,左右挨排恐非是。 窝形须要曲如窠,左右不容少偏陂。 偏陂不可名窝穴,倒侧倾摧祸奈何。 尖枪之穴要外裹,外裹不牢反生祸。 外山包裹穴如枪,左右抱来尖不妨。 山来雄勇势难歇,便是尖形也作穴。 只要前山曲抱转,铖著正形官不绝。 穴法至多难具陈,识得龙真穴始真。 真形自是有真穴,识得真形穴穴新。 大凡寻穴非一样,降势随形合星象。 譬如铜人铖炙法,穴的宛然方始当。 偶然铖炙失真机,一指隔差连命丧。 大凡立穴在人心,心眼分明巧处寻。 重重包裹莲花瓣,正穴端在莲花心。 真形定是有真穴,只为形多难具说。 朝迎护从亦有穴,形穴虽成有优劣。 朝山若是有穴时,此是真龙断不疑。 朝山逆转官星上,小作星形分别枝。 虽然有穴非大器,龙形斟酌事咸宜。 大凡有形必有案,大形大穴如何断。 譬如至尊坐明堂,列班排衙不撩乱。 出人短小与气宽,皆是明堂与案山。 明堂宽阔气宽大,案山逼迫人凶顽。 案来降我人慈善,我去伏案贵人贱。 龙形若有云雷案,人善享年亦长远。 蛇虎若遇蛤与狸,虽出威权势易衰。 略举此言以为例,请君由此细寻推。 周家农务起后积,享国享年延八百。 秦人关内恃威权,吞灭诸侯二世绝。 此言虽大可喻小,嵩岳降神出申伯。 大抵人是山川英,天降圣贤为时生。 祖宗必定有宅兆,夺得山川万古灵。 试言裁穴出机巧,穴法分毫争微妙。 假穴斩关莫道真,正穴正形都差了。 京国丹徒之后山,常有云气在其间。 曲阿之中有正穴,却被刘侯斩一关。 斩关之穴始于此,只得二世生龙颜。 后来子孙即凋丧,盖为正穴寻真难。 孔恭以为不凿坏,可以十世王无惭。 我今覆此旧坟垄,乃知垣局多回环。 今人裁穴多论向,更不观星后龙上。 观星裁穴始为真,不论星辰是虚诳。 《疑龍十問》一問抱養及僧道嗣續疑龍如何? 問君葬者乘生氣,骨骸受福蔭遺體。 此說尚未有可疑,抱養之兒非已子。 僧道嗣續是外來,如何卻也能承繼。 與君詳論古人言,舉此大略非徒然。 骨骸受氣蔭遺體,此理昭然不容議。 卻將僧道並抱養,辯論如何同已子。 此說杖皇强梢桑? 蛞烁F理細尋推。 人家生出英豪子,便是山川鐘秀氣。 山川靈氣降為神,神隨主者家生人。 此山此水誰為主,即隨香火降人身。 古人當有招魂葬,招魂天人可為樣。 招魂葬了把事嚴,四百年間漢家旺。 何拘骸骨葬親生,只要祀事香火明。 亦有四五百年祖,棺槨骸骨化為土。 子孫千百尚榮華,人指此山誰是主。 此山此穴有主者,神靈只向此家住。 山州秀麗來為嗣,豈願其家無富貴。 山川日夜有朝迎,生出為人亦如是。 乃知抱養與親生,同受生靈無以異。 古人接花接果義,與此榴參非與是。 後母卻蔭前母兄,前母亦蔭後母兒。 只緣受恩與受養,如同所生並同氣。 以此言之在繼承,只與香火無衰替。 乃知招魂與抱子,僧道相承皆類此。 二問公位疑龍如何? 問公如何分公位? 父母生時無少異。 間或生時有愛憎,死後何由別榮悴? 譬如一木同根生,一枝枯悴一枝榮。 榮者芳芬日夜長,悴者日就枯槁形。 此後遂有公位議,分長分中分少位。 愛憎之說起于心,榮枯之說歸於地。 心有愛憎死卻無,地有肥確此近似。 東根肥即東枝榮,西枝撓雲西枝瘁。 要知此說未為當,似是如非當究理。 左長前中右少位,此說當初自誰起? 請君來此細排詳,因別長男中少位。 震為長子居左方,坎為中男坐來岡。 艮為少男坐東北,乾統三男居坎傍。 坤為地母西南位,長女東南中午地。 兌為少女在西方,此是乾坤男婦位。 若以此法論陰陽,男居左傍女西廂。 中子後龍中女向,自有次第堪推詳。 愛自蕭梁爭公位,卻以玉鵝埋震地。 震為長子起春官,遂起爭端钟衿鳌9? 恢? f起於斯,斷以長震中居良。 少居居兌位四同長,五與二位分毫釐。 六與少男無差別,七與長男同共說。 八與五位共消詳,九與三男排優劣。 此是河圖分九宮,上元一四七相同。 中元二五八同位,下元三六九連此。 後來執此為定議,只就河圖分次第。 三問公位盛衰疑龍如何? 問君主位雖能別,或盛或衰是何說? 也有先盛後來衰,也有衰盡複萌孽。 此理如何合辨明,時師謬以水宮折。 不知年久世成深,豈有長盛無休歇? 山川之秀雖盤固,氣盛氣衰有時節。 代代長盛者無他,後來接續得吉多。 衰者後來無救助,年深氣歇漸消磨,凡言公位勿固執,先看其人數代祖。 新舊數墳皆是真,新者必為舊者助。 如是之家世世昌,福祿未艾不可量。 是真不必問大小,積小成大最為妙。 是者一墳非者多,紙有大地力分了。 譬如杯水救薪火,水少火多難救禍。 是多非少反成吉,譬如眾水成江河。 豈無一穴分公位,不取眾墳參合議。 大地難得小易求,積累不已成山丘。 眾墳合力卻成大,人說小地生公候。 那堪大地有數穴,世世公候不休歇。 幾觀巨室著姓家,必有大地福無涯。 子孫百世雖分散,內有救地多榮華。 一穴大地蔭十世,小地千墳亦如是。 駱驥千里進一日,駑馬十駕亦追至。 圖大不得且思次,此事當為知者議。 四問陽宅陰宅疑龍如何? 問君陽宅要安居,此與安墳事一如。 人家無墳有善宅,宅與陰地力無殊。 大凡陽宅怕穴小,穴小只宜安墳妙。 小穴若為輪奐居,氣脈傷殘俱鑿了。 況是子孫必眾多,漸次分別少比和。 一穴裂而為四五,正偏前後豈無訛。 大凡陽宅要穴大,寬闊連綿又平伏。 前頭橫玉面前寬,可為市井於內外。 如此方為陽宅居,窄小難容君莫愛。 五問陽宅陽地大小如何? 問君陰陽有兩宅,古人此事要分別。 呂才詳論有成書,論已分明無別說。 要知居止只要勢,水抱山朝必有氣。 忽然陡瀉朝對傾,破碎斜傾非吉地。 下手回環朝揖正,坐主端嚴無返柄。 縱饒小大也安和,住得百年家業盛。 葬穴宜小居穴大,葬穴側立居穴寬。 六問主客山疑龍如何? 問君主客皆端正,兩岩尖圓兩相映。 主是三山品字安,客亦三山形一般,客山上見主山好,主山上見客山端,此處如何辨賓主,只將水抱便為真。 水城反背處為客,多少時師誤殺人。 凡觀疑穴看堂局,堂局真處抱身曲。 忽然平過卻如何,即以從纏分部屬。 纏送護托辨假真,朝山無從托龍身。 朝山直來身少曲,真龍屈曲不朝人。 七問形真假疑龍如何? 問君龍固有枝幹,識得枝中幹分亂。 故為於上忽生幹,枝上連生數穴隨。 此是枝龍間旺氣,譬如瓜蔓始生枝。 分枝枝上連生子,生子之形必相似。 或如人形必數穴,禽獸之形必同列。 凡分形穴必兩三,蓋緣氣類總如一。 是故流形去結實,連生種類配偶匹。 蛇形必定有雌雄,虎形相配無單只。 本山峽裏莫尋蛇,恐是高山腳溜斜。 若是真蛇有鼠蛤,如無鼠蛤是虎花。 或是娛蛤出面來,亦有燭級為案砂。 大山猛勇莫言虎,恐是朝迎為主住。 重峰拜舞似虎行,若是賓虎無關屏。 更有肉堆獅子案,如無此案是朝迎。 凡辨真假易分判,若是假穴無真案。 若是真形案必真,人人物兩相親。 獸形降伏如貪噬,禽形必有條為系。 龍形雲雷象近水,月形星案前陳起。 凡是真形有真案,試以類求當識算。 八問幹作枝衰疑龍如何? 問君前經論貴賤,上是候藩次州縣。 幹龍多是生王候,枝作幹龍亦藩衍。 此說分明尚有疑,試舉一說為君辨。 前言盛衰固有為,枝上又生數條枝。 節節為龍自有穴,已作未氣自隨。 胡為上作下必歇,赤有下作上必衰。 既饒氣脈相連接,自有氣脈非相依。 如何盛衰尚關屬,為君決此一狐疑。 蓋小枝龍氣脈短,又出小枝無轉換。 隨龍附氣氣不長,大勢上連枝上幹。 幹頭未作枝先興,枝上未作幹先榮。 枝上未作幹後作,於長枝短力難爭。 恰似一瓶生數嘴,嘴小口大生水利。 不從口出嘴長流,口若盡傾嘴無水。 又如大樹生小枝,小枝易瘦大枝肥。 大枝分奪全氣去,小枝不伐自衰贏。 更看新作與舊作,年 发布时间:2024-04-14 08:44:34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1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