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滁州琅琊山上神奇传说 内容: 好多年以前,东海龙宫里有一座宝山。 这座山比珊瑚树有气派,比珍珠塔更精巧。 东海龙王高兴的时候总要去观赏观赏,增添一下兴致;苦闷的时候也要到宝山前转悠转悠,消愁解闷。 可这座神山却感到自己无依无靠怪孤单的。 一天,它趁东海龙王去南海观音那里吃酒,偷偷地跑出东海来到陆地,赏花看景。 它还要跟南三山拜为兄弟,与北五岳比试高低。 东海龙王得知消息,直气得一根根龙须直抖,立即从观音老母那里讨了根定山针,想把宝山钉在陆地,不许它乱跑。 于是,这座山既没留在长江南,也没去成黄河北,被钉在江淮之间的滁州,成了滁府的西山。 自从有了这座山,滁州的风景美了十分。 西山横穿南北,像一座绿色屏风,山上奇树、怪石、红花、清泉,处处可见。 天上的白云缠绕着山腰,空中的鸟儿也一群群一阵阵地飞在山上做窝垒巢,不愿离去。 一天,一个云游的和尚见滁州西山这般美,就在山上盖了座寺院,叫“西山寺”,还收留个小和尚,取名超然,跟自己学经念佛。 这小和尚外表像个机灵鬼,谁知笨得不开窍。 随你教他怎样念经,他是喘气就忘。 教了几个月“阿弥陀佛”,他把四个字忘了两个,还有一个念歪了,念成“摩陀,摩陀”。 老和尚只好摇摇头,叹口气,心里想:算了吧,这小超然简直是“歪脖子树——磨不直”了。 老和尚一气拍拍屁股,一个人下山云游四方去了。 老和尚在外面一呆呆了半年多。 这天,听说滁州蝗虫成灾,老和尚犯愁了,心想:怪我火星顶脑门子,一气丢下超然留在寺院,这一回他十有八九要饿坏了。 想着想着,老和尚翻山涉水往回赶。 回到寺院一看,小超然长得又高又大,又白又胖,一点不像受饿的样子。 老和尚很吃惊,问:“超然啊,为师我外出这么多日子,你是吃什么东西长得这样好的? ” 超然还是那句话:“摩陀,摩陀。 ” “什么摩陀可以填肚充饥呀? ” 小和尚指了指几块五彩石头说道:“摩陀,摩陀。 ” 老和尚摇摇头说:“笑话,石头怎能充饥呢? 徒弟你莫骗我。 ” 小和尚见师父不信,就转身到院外,不一会拾来一堆石头,放在锅内。 小和尚一边烧火煮石,一边嘴里念着“摩陀,摩陀,”不一会儿,从热气腾腾的锅里冒出了一股股香气,闻了叫人流口水儿。 小和尚盛了满满的一钵子,端到老和尚面前。 老和尚在山下走得又累又饿,见石头煮得又黄又香,就抓起一个送到嘴里尝。 想不到这东西黄得像杏子,软得像芋子,甜得赛桃子。 老和尚三口两口把钵子里的都吃下肚了,又把锅里剩的一点填进嘴里。 老和尚吃过以后,觉得满身爽快,连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了。 第二天,老和尚说:“超然呀,你念的‘摩陀经’是真经,你成了佛啦,从今往后,我们都念‘摩陀经’,这寺院叫‘摩陀寺’吧。 ” 从此后,摩陀寺的香火一天旺似一天,人们也就把西山改叫“摩陀山”了。 光阴似水,日月如梭,一眨眼,到了西晋末年。 那时山东有位琅琊王,名字叫司马睿。 他被八王夺权闹得性命难保,只好收拾打扮往南逃难。 一路上,白天藏身荒庙,夜晚拣着小道一脚高一脚低地赶路。 这一天,来到摩陀山下的一个破草棚里住下。 没想到因为连日的奔波劳累,琅琊王心口疼病半夜里犯了,疼得他头上身上冷汗直冒,脸色跟纸一样黄,在棚子里翻身打滚直到天亮。 碰巧被摩陀寺一个挑水和尚看见了,慌忙跑回山上。 不一会儿就从山上端来了一碗香茶,让琅琊王喝下。 过了一时三刻,琅琊王伸伸膀子挺挺腰,觉得心口也不疼了,身上也有劲了,一点病也没有了。 琅琊王对和尚说:“多谢师父救命之恩。 我这心口疼病从小就有,犯起来没有十天半月不见轻,药草吃了不知多少,病却越来越重。 不知师父用的是什么神药有这样的奇效? ” “出家人,行善为本。 施主不必多礼。 适才的香茶乃是用本山石头与各样草药煮成的,什么病都能去根。 ” “怎么,山上的石头也能治病? ” 和尚将寺院祖师摩陀大师煮石充饥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说:“现如今石头虽不能煮熟充饥了,因为当年摩陀大师把煮石水泼在这山前山后,这山上就长满了奇花异草。 所以这花花草草、树根石头都能治病呢。 但不知施主尊姓大名,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怎么流落在荒郊野外? ” 琅琊王哪敢说出实话呢,就胡编了一套说:“我姓刘,叫刘大,家住山东,到江南投亲访友,半路上短了盘缠,只好一路忍饥受寒。 我想在这里找些活干干,等凑足了钱再去江南。 ” 和尚对琅琊王说:“放心,放心。 施主只要不惜力气,来到滁州你就不愁吃不愁穿了 。 这地方有句话:‘滁州地养穷人,一条扁担两根绳。 ’你看这摩陀山上有柴,有草,有药材,兔子、山鸡满山转,是座宝山啊。 ” 从此后,琅琊王就装成个打柴汉住在了山中,一边集合四方兄弟,一边在山中集粮屯兵,日夜操练。 没过多久,司马睿带领人马浩浩荡荡打过长江,在建业城建立了东晋王朝,司马睿成了第一代东晋皇帝。 有一天,东晋皇帝司马睿带领文武百官从建业来到滁州观赏西山摩陀寺风光。 司马睿想起当年自己在这儿落难得救、屯兵聚粮的往事,便吩咐传下圣旨:将山上寺院扩建百间,改“摩陀寺”为“琅琊寺”,改“摩陀山”为“琅琊山”。 他还命御医们在琅琊山搜集山中百草,编成《琅琊草本篇》,广传天下,救四方百姓疾苦。 发布时间:2024-05-03 08:30:00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1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