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 内容: 1其实我不怎么去写太多关于修行与福报之类的文章,因为自感修行尚浅、福报不够而所悟不深,因而不敢妄论因果福报而乱人视听,如此则罪莫大焉。 只不过,每每与人谈天,总会不知不觉将话题往福报上扯。 今日有个修行的朋友问我,为何他修行数年,生活却未见改变,甚至连老婆都没娶上。 说实在的,要在以前,我必定从其八字命理上判断问题的根源。 不过,今日对他的劝说却从修行入手。 故而,将所言书录之,以飨有缘。 大凡修行之人,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谦卑。 这位修行的朋友亦如此。 他行年34岁,属大龄青年,尚未娶妻。 据说,他八年前已开始修行,无论佛道,他博采众长,因而交友广阔。 他家境一般,双亲皆年过花甲,上有一兄,成亲多年。 唯独他自己却成了父母的牵挂。 他相貌不错,除了略显沧桑,其余并无不妥。 2闲聊之中,只听他讲了很多修行理论,也曾亲身实践,但因未曾正式投拜明师,故而至今仍然游身玄门之外。 实际上,从头到尾我都不怎么插话,他口若悬河,喋喋不休,我也听得极其认真。 只是,我偶尔发现他口无遮拦,后来竟开始说人是非,开始抱怨老天不公,且带有粗俗之语。 他的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别人的八卦是非,不知从何处打探而来。 其实,聊着聊着,我似乎看到了他诸事不顺的因果。 一个人的修行重在真心、诚心,且一丝不苟,无论言行举止须成为表率,应该以正能量示人,如此才能教化人于无形。 八卦是非之语或抱怨之谈或许是事实,然而,挂在嘴边对修行不利,有些事情不可说,有些事情不可多说,否则容易损了自己的德行。 天长日久,自己尚未察觉,但福报会偷偷溜走。 修行之人一般不会有大灾大难,除非是那些道貌岸然而又沽名钓誉的假修行人。 其实一个人修行层次的高低和精进程度可以通过其日常生活看出来。 红尘中修行,免不了要接触别人、接触社会,在纷繁复杂的俗世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很多诱惑,如名、利、财、色等。 这些诱惑对修行是极为不利的,嘴上说说能抗拒这些诱惑容易,但若身临其境时,就未必能自持了。 3说到修行中的自持,即自律。 大多数修行人都是皈依了宗教的,所以,虽然未在宫观接受各种清规戒律,但日常生活中也须注意自持,尽量做到不该争的不争、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计较的不计较,如此等等;尽量放下欲望,尤其是杀心、贪心和邪淫心,这是最损害功德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红尘中修行,忌口是容易做到的。 道教居士除了五荤之外,对其他肉类并未进行严格规定,但既然皈依道教,即不可杀生,亦不可食三净肉,其他辛味食物易损气,所以当忌则忌。 素食不是不可,但要圆融,如若因为自己忌口而给别人带来极度不便,这就不太好了。 道经讲“一切方便是修真”,用在此处虽然不尽合题意,但大意相同。 任何修行,皆以与人方便为上。 除了吃之外,修行人还需管住嘴巴。 有句话说:祸从口出。 此言不虚。 除了自身造作的罪孽之外,很多大灾小难都与说话有关。 话多固然不好,因为很多时候口不择言,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少说话可以尽量避免祸事。 要说也可以,多多说自己之过,多褒扬别人之功。 多赞扬别人,然后保持谦逊,这不是虚伪,而是做人的根本方法。 4修行人还应该改掉自以为是的毛病。 很多人一经修行便开始卖弄自己的学识。 听到点风就把它说成雨,并坚持己见,听不进别人的话。 说实在的,即便修行了,我们也未必比别人懂得多,比如宗教方面,一个普通的修行人对宗教的了解未必一个研究宗教的人多。 我读研之前以为自己对道教的研究已经很深了,可跟导师聊完以后才发现他才是道学方面的专家,无论是老庄哲学、葛洪研究、丹道研究等无一不通,而且还常常进行实证。 顿时觉得自惭形秽。 修行人还需要时时守心。 言行多表漏于外,别人都能听到、看到,然而,心却不然。 所以,修行就要守住心神,使心不乱,即不乱想。 其实,很多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以容易心动。 比如,突然有一个似乎有利可图的机会,或者突然看到一个衣着暴露的女孩,心总会往邪处想。 须知,一起心动念,问题就来了,即使再装得若无其事,也无法阻止福报的折损。 很多年轻人屡遭坎坷的原因,大多与此有关。 所以,做到不动心,不受外物影响,自守内心澄净,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总而言之,修行中遇到阻碍和坎坷,休怪真师难遇,也休怪修行无用,很多时候,不顺与坎坷都是自己造成的,理应积极自查,这样才能不断精进。 切记不可急于求成,不然修一尺而退一丈,就太不值当了。 福生无量。 发布时间:2022-11-26 00:34:22 更新时间:2022-11-26 00:35:20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