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马王爷三只眼”中的马王爷,可能不是常说的马天君 内容: 常听说的一句话是“马王爷三只眼”,恰好道教的马天君正好也是三只眼,很多人就想当然认为马王爷就是马天君,其实并不是这样。 也就是说,马天君和马王爷不是同一神仙。 马王爷三只眼”中的马王爷,可能不是常说的马天君1、不同的星宿应化马王爷,即马神,是东方青龙七宿中的房宿应化,道教尊为马祖明王青龙广化天尊。 马是房宿之精,主车驾。 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等载,早在周代官方就规定了祭祀马神的制度。 房宿是四颗星,又称指天驷星。 马天君,讳灵耀,又称马元帅,是南斗第六宫的天机上生星君,也就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斗宿应化,道教尊为太乙雷声不动天尊等。 两位神祇是不同的星宿应化,故而属于不同的神祇。 2、不同的姓氏来源马是古代军事战争的主要工具。 中国古代极其重视马神祭祀。 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 隋制以四时祭马神。 唐制以四时祭马神,四时之祭,并于大泽。 特别是明代以来,民间马神信仰十分盛行,加之官方提倡,马神庙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更规定六月二十三日为马神祭日。 马神,上应房宿,有马祖、先牧、马社、马步,民间便简化为马王、马明王。 马天君,原来无姓,是劈破乾卦,自巽卦度至乾卦而生火,火光的形状乃成一马字,因以为姓。 从姓氏的来源来看,两位神祇属于不同的神祇。 圣诞一般认为是在农历九月二十八日。 3、不同的职能分工马王爷,是房宿应化。 房宿主惊风骇雨,系下界负驮之事。 因为马神是灾神。 历代均有奉祀,以求免灾。 现在全国各地的村中五圣祠中,也常将马王爷、牛王爷、山神、土地等同奉,属于五祀之一。 马天君,雷部主要官将,化身三界,应现十方,掌三界祸福之权,持万物生杀之柄。 宝剑珠铃,挥霍妖魔皆绝灭;帝钟法印,行持鬼神悉皈依。 随梓童而佐文衡,辅紫微而司禄命。 在常见的道教经典中,并没有提及马天君主掌下界负驮之事。 可见,从分工看属于不同的神祇,属于护法四圣之一。 4、不同的常见形象马王爷的常见形象多是四臂三目,而马天君则是三头九目。 马王在教不享黑牲肉,祭品只用羊。 民间俗语中的“马王爷三只眼”,说的正是马神。 马天君,三头九目,六臂蓝身,两手火铃火索,两手金枪金砖,两手斗诀仗剑,青面赤须竖红发,蹙金罗帽,绯抹额,绛袍金甲,玉束带,天带绿吊鞹靴,足踏火轮,白蛇绕轮,口中吐火,背负火瓢,火鸦万群。 三头磊落,应化三台照耀之形。 九目辉华,印九斗光华之象。 故而,马天君的形象一般是青面朱发,白蛇冠,金甲绛袍绿靴,背火瓢仗剑,执斧、白蛇从后。 马王爷宝诰志心皈命礼。 功参真恒,德配乾元。 光明焕丽于云汉,人乃普报于率土。 广化机以慈乎,八骏大神。 威而壮乎玉花常驷,生成宰苍龙之产嗣。 体合阴阳,赞利化育。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至灵至神,敕封天仙,上驷房宿,马祖明王,青龙广化天尊。 马天君宝诰志心皈命礼。 斗口魁神,璇玑上将。 三头磊落,应化三台照耀之形;九目辉华,印九斗光华之象。 秉西灵之金炁,足蹈白蛇。 戴南极之威灵,背飞丹鸟。 寄化冲天风火院,专司北极号天罡。 宝剑珠铃,挥霍妖魔皆绝灭;帝钟法印,行持鬼神悉皈依。 随梓童而佐文衡,辅紫微而司禄命。 大悲大愿,大圣大威。 高上神霄玉府,混元护法元帅,玉府司命真君,光明华藏,寂道真王,南极火犀大仙。 北帝都天罡,梵天威烈神王,摄魔雷令大神,掌管雷霆都司,考召捉命大神,掌风云雷电,纠察三界邪魔,天下都提辖,正一灵官马元帅,太乙雷声不动天尊。 发布时间:2024-06-10 08:39:17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1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