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家修炼为何说一年易气,七年易骨,九年易形而成为真人? 内容: 嵩山太無先生氣經精选休粮诀诀曰:凡欲休粮,但依前勤修,三年之后,正气流通,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 如此渐不欲闻五味之气,常思不食,欲绝则绝,不为难也。 但觉腹空,即须咽气,无问早晚,何论限约,久久自知节候,无烦其言,何用药物! 大抵服药之人,多不能服气,终日区区,但以药物为务,身形不得精实,固为未得亦非上士用心也。 《黄庭经》云: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返老却还婴,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此之谓也。 “休粮诀”是主张用咽气以代粮,以求返老还童,健康长寿。 其诀不介绍具体功法,仅言“凡欲休粮,但依前勤修。 三年之后,正气流通,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如此,渐不欲闻五味之气,常思不食,欲绝则绝,不为难也”。 可见休粮之功,全在上述的调气、咽气、行气、炼气,以及饮食调摄等,只要如法修练,坚持不懈,自然休粮,轻身延年。 饮食调护诀诀曰:服气之后,所食须有次第,可食之物有益,不可食之物必有损,损宜永断,益乃恒服。 每日平旦,食少许淡水粥,或胡麻粥,甚益人,治脾气,令人足津液。 日中淡面馎饦[9]及饼并佳,只不得承热食之,勃乱正气也。 煮葱薤羹可佳,饭必粳米,大麦面益人。 服气之人,经四时,甚宜服食之。 此等物不必日日食之,任随临时之意欲食之。 鹿肉作白脯,食之佳,如是斋戒,即不得食也。 三十六禽神①直日,其象鸟并不可食。 枣、栗之徒兼饣追饼,亦得食也。 乍可餧,慎勿饱,饱则伤心,气尤难行。 凡热面、萝卜羹,切忌切忌。 咸酸辛物,宜渐渐节之。 每食毕,即须呵出口中食毒浊气,永无患矣。 服气之人,肠胃虚净,生冷、醋滑、粘腻、陈硬、腐败、难消之物,不用食。 若偶然食此等之物一口,所在处必当微痛,慎之。 但食软物,乃合宜也。 每食先三五咽气,而吃食令作主,兼吞三五粒生椒佳也。 食毕,更吞三粒下走引气。 此物能消食引气,向下通三焦,利五脏,趁[10]浊秽,消宿食,助正气也。 宜长久服之,能辟寒冱[11]暑湿,明目生发,治气功力,不可具述,备在《太清经》中,服椒别有方服。 候有气下,则泄之,慎而勿留,留则恐为疾。 每空腹随性饮一两杯清酒,甚佳。 冬温夏冷,助正气排遣诸邪,其功不细。 戒在多,多则惛醉,醉则伤神损寿。 若遇尊贵,不获已,即宜饮,放即呵三五口,饮併[12]即大开口呵十数下,以遣出麴糵[13]之毒,调治之。 常时饮一二升,徐徐饮之,亦不中酒,兼不失食,味亦不退,乃如故矣。 不用冲生产、死亡并六畜,一切秽恶不洁之气,并不宜及门,况近之耶? 甚不宜正气。 如不意卒逢以前诸秽恶,速闭气,上风闭目速过,便求一两杯酒以荡涤之。 觉气入腹不安,即须调气,逼出浊气,即咽纳新气,以意送之,当以手摩之,则便含椒及饮一两杯酒,令散矣。 如不肯散,即不须过理逼,任出无苦。 此则上焦壅,故终须调气理之,使和平也。 而食油腻辛味,甚犯正气,切意省之。 当知向犯,使勿忤也。 亦有服气一年,通气二年,通血实三年,功成,元气凝实,纵有触犯,无能为患。 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气化为津,津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髓化为筋。 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即三万六千真神,皆在身中化为仙童,号曰真人矣。 勤修不怠,则关节相连,五脏牢固。 《黄庭经》云: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 是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寒暑不侵,刀兵不害,升腾变化,素同三光也。 “饮食调护诀”是介绍服气、调气、炼气过程中的饮食调摄,也即绝谷之前必须谨守的有关饮食注意事项。 注:①三十六禽的由来,源自印度的灵魂学。 在中国典籍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隋朝萧吉所著的《五行大义》,此书最后一篇总论里有「三十六禽」的说法,正是流行于当时的印度算命法,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三十六生肖。 [9] 馎饦,中国古代的著名面食之一。 它又写作不托呵,系将面粉加水调和成剂,制成片状,再下沸水锅煮熟而成。 [10] 趁chèn:逐,追赶。 [11] 冱hù:闭,塞;冻结。 [12] 併bìng:]同“并”。 [13] 麴qū:同“曲(麯)”,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 糵niè:生芽的米。 [2]酿酒的曲。 整理、校对:慕道学子参考:经名:嵩山太无先生气经。 又名《太无先生气经》。 不着撰人。 二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参校版本:《云笈七签》,收入该书卷五十九。 发布时间:2022-12-10 00:15:28 更新时间:2022-12-10 00:15:55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