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家丹道性命顺逆说,从内天机论玄关一窍! 内容: 壹三丰祖尝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这颠倒之道高度概括了修丹之核心。 依丹道学说而言,吾人之产生譬如天地宇宙之产生。 其始,父母未生我之前,又未相感,相应之时于我所言,亦谓之为鸿蒙混沌。 其时,既无阴阳之分,更无精气神三才之别。 真是: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处。 待父母相交之际,阴阳二炁动荡而生造化,此时谓之太极,此太极造化之机能夺取太虚先天一炁。 此时,阴阳二气加上先天一炁,使万物所共有之本体——道具体付予我生机——德(先天祖炁)。 如是,阴阳二炁加上此先天一炁混作一团,氤氲运酿,火候满足之后,母体遂怀胎而有我。 因此,我同时受父母之机与天地之机所制约影响。 因此吾同时具有大道之性——德(此谓之吾先天祖炁);父母之性——吾之秉性、精神、身躯。 但我毕竟是我,故我定有吾之独特后天性情,且世间人出生地点,时间,环境以及生我之父母等等诸因系并非一定相同,故世上任何人皆有各自之不同点、中华丹道学又认为,吾之身体又好似一个天地,天地宇宙只不过是一个大人,吾不过是一小天地宇宙而已。 若依此而论,吾这一小天地之道体为——吾之先天祖炁,此炁乃先天大道所付予,于先天大道而言,可称之为德,也可称之为吾之鸿蒙混沌。 故吾之小天地又如天地产生一般,如是产生阴阳、三才、万物。 真气清者上升为神,其气浊者成形为体,太极既判,阴阳遂分。 继而清浊半间者为气,而三才具备。 阴阳二气动荡,三才互化,产生造化,故此形成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胳气血等等。 至此,吾这小天地之万物皆已成形,如是火候既足,遂出胎而生。 贰婴儿出生之后,虽筋骨柔弱,但因其先天尚足,故能以先天为根,如有根之植物,能通过口鼻毛孔等夺取天地之气,夺取万物之气而强壮长养后天色身。 故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 可是,一旦我们身体形成,其中已含死机,因为我们身体总是阴阳背道而驰的。 因为,心脑等毕竟居于上,肾居于下,故心火向上炎,水往下流乃必然之事。 身内阴阳二炁受此形体结构局限,终究是逐渐分离而行。 比如,吾人眼耳鼻口意之内五行,原皆系先天元阳所造化而来,原本就是一物,但因吾人形体构造使然,遂一分为五,且各逞其性,向其秉性发展,未能混然一团,相生相化,而是眼逞其观使吾肝气外露;耳逞其闻声之性而听于外使肾精外泄;鼻逞其嗅觉之性而使肺气从鼻而漏;口逞其言语之性而使脾气从口外漏;意逞其识想之性而欲念纷芸,使心气散失。 此内五行遂变成五贼,不断戕害吾身家性命,使吾饱受生老病痛之苦,吾之命运已不能由自己作主。 既然五脏六腑之气由五贼而外泄,且五脏六腑之气又由吾原有之先天元阳而来。 故此,吾人身之先天元阳逐渐被各器官组织等消耗殆尽,人又何能不死之哉! 吾之心神,因不能被吾之元气所制约,也即丹经所谓水不能灭火,肾水不能上流灭心火,故吾之心神逐渐成熟而有识想之性。 在胎时,阴阳二炁相融,故心气被肾气所制而一念难生,浑浑噩噩,乃寂然不动之元神。 及至成年,因元气衰弱,铅不能制汞,故各种念头无端而起,纷芸变化,莫能定止。 亿万念头,刹起瞬灭,随物而逐,无有了时,吾之神遂被外物所夺,日耗精神,神疲气短身虚。 所以,有些丹经称神为吾人生死之海。 其气也,在胎时,因吾之阴阳二炁凝聚一团,乃有先天元气氤氲一团不散,故吾能够以此炁为根,以脐带为媒,使吾之气通母之气,母之气通天地之气,天地之气,通太虚之气,窍窍相通,无有隔阂。 此时,也可称之为胎息,何谓胎息,神入气中谓之胎,息因胎住,息因炁生者谓之胎息,呼吸开阖皆由吾一团祖炁相连,且由祖炁主宰其间谓之胎息。 乃至出胎,阴阳遂分,肾中元阳,心中真汞未能抱作一团,神气未能浑然一体,出胎之后,后天气又乘口鼻而入,操吾生命之权,成吾身体运化之主宰。 其始,先天尚足故吾身体运行之主宰以先天炁为主,后天气为辅,先天炁不断转化为后天气而身体日壮。 继,五贼相害,使先天元阳分离而散失,逐渐被天地反夺之。 因先天元阳渐少、吾身体运行之主宰先后二气各占其中,故呼吸之气长短平均。 待先天元阳微弱时,吾身体运行之主宰渐渐以后天气为主,外界之机强胜,故吾之生气遂被外物所夺,后天气遂成吾造化之根源,身弱气虚,待死而已。 其形也,日受外界寒暑炎凉,风雨雷电,湿热诸气所侵戕,又加之为生计劳苦,遂使吾形体日益损坏,使之先天元阳不断转化为营卫之气而不断消耗。 最后,筋骨衰老,壮化老,老化死,以上为顺为凡之道。 叁由上可知人所以有生老病死,唯在于先天元阳未能团聚一团,而化为后天之气,使吾如拨根之树使然。 既知死之机,必可知生之机。 三丰祖云,逆为仙之语,早已揭示无余。 何谓逆为仙,修炼丹道之士,即是使后天变化之识神归于寂然不动之元神,使后天粗短急促之呼吸归于细柔绵长之真息;使形体不再过度劳累,归于静养休息之状态。 以清静自守为本,使吾之后天气归于一体,神依于气,气依于形,形依于虚;神炁相抱,心身形守,神气形心浑同一体,归于吾未生前之状态;五官浑同,神气相抱,化作一炁,归于先天元阳祖炁。 此时,方可谓玄关立焉,玄牝立焉。 自此外界清阳之炁通过后天呼吸之机不断补充吾之人体自身根本——先天元阳。 进而使此先天元阳与外界大虚鸿蒙一炁遂感而通,点化吾全身之阴质。 综上言之,所谓顺为凡者,乃使先天祖炁化为后天神气,进而人体形神分离消亡之过程;而逆为仙者,乃神气合一而归于先天祖炁,再遂感而通,盗取天地太虚之气的过程。 由此可知,修炼之最大机关就在于此先天祖炁,这先天祖炁也就是玄关一窍,乃天人缕缕相连之真把权与真纽带。 人道天道同一炁,人之虚盈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只是我们平常人执于后天形骸,神识纷芸,浮燥不定,不能清静自守,体验此缕缕相连之气机,缕缕相连之真消息而已。 此缕缕相连之气机,缕缕相联之真消息,乃天地宇宙,万物人我所共有之本体——道所具体在吾人身之性也。 故《中庸》曰:“天命之谓性”。 此具体在吾人身之性,乃道之最精华的部分,谓之先天一炁。 于吾人身而言,谓吾之先天祖炁,于天地而言谓之鸿蒙一炁也。 由此可知,此炁的确是天人合发之机关和纽带。 人们常说修道炼丹,其实道何用修乎,道本在吾身也,吾所以不觉者,唯有妄心,因有妄心,故神炁分离,因神炁分离,故吾之气机被天地所夺,流浪生死。 若能清静自守,即能神气合一;若能神气合一,即能归根复命;若能归根复命,即能寻着先天根本;若能寻着先天根本,神气自可化为先天祖炁;既然化作先天祖炁,即谓结成内丹;内丹既结,即可还丹。 所谓还丹,即施吾肩真人所云之:天人同一气,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 因此无妨说,丹道贵在神气合一,天人合发,收集虚空清阳之气点化吾身之阴浊。 若论玄关一窍之重要性,莫不外乎要修炼者,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无为自化,知人之一身造化,同乎天地之造化。 悟之者,超乎天地阴阳之外,迷之者罹乎苦海万象之中。   发布时间:2023-09-26 00:44:18 更新时间:2023-09-26 00:44:52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