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农历七月十五,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圣诞! 内容: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 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 道教开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 随着道教的发展他们的职责也十分清楚,天官为上元赐福(正月十五),地官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则下元解厄(十月十五)。 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平等应善天尊,隶属上清境。 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 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中元节正值地官大帝圣诞,所谓地官赦罪,神明慈悲:救一切罪、度一切厄。 出离长夜,得睹光明。 万罪荡除,冤仇和释。 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人士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三官大帝宝诰志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 乃一太极。 普受浩劫家之命。 鼎膺无量品之褒。 紫微清虚洞阴。 总领功过。 赐福赦罪解厄。 溥济存亡。 道冠诸天。 恩覃三界。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宫九府感应天尊。 地官大帝宝诰志心皈命礼。 青灵洞阳。 北都宫中。 部四十二曹。 偕九千万众。 主管三界。 十方九地。 掌握五岳。 八极四维。 吐纳阴阳。 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 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 群生父母。 存没沾恩。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灵青虚大帝。 青灵帝君。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平等应善天尊圣诞之日,称颂天尊宝诰有无上功德,恭贺平等应善天尊圣寿! 道教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恭迎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圣诞,小编向诸位道友分享《三官经》中的道教地府信仰,看看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 1、众生遭刑苦难,怎么做才能蒙地官赦罪。 如果不敬爱父母及伯叔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大斗小秤,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口咒诅,不恤己身,不修片善,致生恶毒,多起瘟疫等种种原因遭受恶难临身,无处解释,只要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圆满,命道转读《三官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忏悔,悔过愆尤,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地官大帝在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 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咸赦(社)除之。 2、地官曰:五刑十恶等罪,永不赦除。 哪些罪不能赦除? 五刑是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克而产生的。 据《逸周书逸文》记载:“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 ”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yi)刑,割鼻子;剕(fei)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 以上几种主刑都是针对男性犯人而言的,对于女性犯人,五刑则是指: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宫刑。 “十恶”主要指身造者三(一、杀,杀谓杀害生命。 二、盗,盗谓盗取财物。 三、淫,淫谓淫狎行动。)、口造者四(四、妄语,谓虚诳不实之语。 五、绮语,谓杂秽不正之语。 六、恶口,谓骂詈恼人之语。 七、两舌,谓离间两方之语。)、意造者三(八、悭贪,悭吝贪着。 九、嗔恚,嗔恚忿怒。 十、邪见,暗昧迷理。)3、哪些罪孽缠害身体、冤愆相併、併及子孙? 龌龊龃龉,蛇牙虎口,心如锥刀,恶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计巧言,哄瞒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肥家润身,使心用心,返累已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贪财利已,天雷霹雳,瘟气流传,缠害身体。 冤愆相併,併及子孙。 转诵《三官经》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 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忐忑,尽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静,精神复旧,罪灭福生。 4、哪些罪孽致生恶疾,淹延未愈? 世界众生。 招瘟惹灾。 毒气流行。 众生染着。 偕是造恶非善。 冤雠相并。 致生恶疾。 淹延未愈。 若诵此经。 病即痊愈。 若诵经者。 至端阳中元之日。 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众。 考较轻重等罪。 俱一赦除。 仇人永泮判。 冤家债主。 自消自灭。 孤魂等众。 九玄七祖。 四生六道。 轮回生死。 出离地狱。 即往东极天界。 救苦门庭。 救苦地上好修行。 只有天堂无地狱。 阎王一见。 不敢高声。 童子夜叉。 擎情拳拱手。 牛头马面。 总尽皈依。 一十八重地狱。 狱狱逍遥。 三十三天天宫。 宫宫自在。 超生天堂之境。 即无地狱之声。 出离地狱。 永离苦难。 径往人天。 超生净土。 快乐无量。 一去一来。 无挂无碍。 彰大道慈悲,显仁孝根本道教中元节的节日活动及意义,道教在汉代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天官大帝圣诞,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地官大帝圣诞,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水官大帝圣诞,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地府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有子孙祀奉的鬼魂可以回家过节,享受供奉。 那些无主孤魂则无处可去,所以民间要设道场,置放斋食、馒头给孤魂野鬼吃食。 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施食济孤,内容是为死者送上供养,诵经帮助地狱众生超度。 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接受人民的供养,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布施的祭祀仪式。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是孝道、仁爱。 从前,各地轮流进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据说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殴斗事件;后来有些地方普渡便统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举行。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 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所以中元节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个以祭奠先人为主题来弘扬孝道、仁爱的节日。 发布时间:2024-08-18 01:21:18 更新时间:2024-08-18 01:21:28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3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