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朱自清:背影(父亲节必读经典) 内容: 祝福天下的父亲幸福安康~对于中国人而言,爸爸大概常是不苟言笑的做派——刻意维护一个权威正统的父亲形象,久而久之反而荒废了对亲情的表达。 父亲节到了,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个并不太久远的故事。 多年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 短短1500字,却将朱先生的父亲形象刻画的鲜活而真实并入木三分。 自从幼年习此文,终是久久难忘。 不仅因为朱先生描述的父爱真挚、深沉,感人至深,更让人看到了“天下父亲”的背影——那顶天立地的汉子,那铁骨柔情的男人,抑或粗犷中饱含细腻的脊梁。 朱自清《背影》祝福天下的父亲幸福安康~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发布时间:2022-06-19 00:26:39 更新时间:2022-06-19 00:27:32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