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宋地理学家蔡发蔡牧堂 内容: 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生於北宋元祐四年,终於绍兴二十二年,享寿六十四岁。 蔡发自幼颖悟,博学强记,不能与世俗相俯仰。 去游四方,闻见益广,长于易象、天文、地理、星象、河络,三氏之说无所不通。 中年筑室于武夷之阳,屡遭盗贼水火之灾,但他豪不介意,继续闭门著书,专以读书教子为事,尝以圣人贤像挂于别室让妻詹氏,日夕瞻仰,以踵太任胎教之风。 五十得子元定,又名季通,字西山,生性聪明,异于常儿,幼时即授以张载《西铭》,稍为长大,就教以二程《语录》、邵雍《皇极经世》等书,为元定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晚年反复叮嘱其子曰:“为人要忠厚诚实,不可浸于利欲。 ”正如朱熹所说,他教育儿子,不牵涉到功名利禄,向导以圣贤之学。 使一子(元定)、三孙(渊、沅、沉),四曾孙(格、模、杭、权)成为南宋大儒,世称“蔡氏四世九儒”,而蔡发是九儒之首,特赠太子太保。 蔡氏夫妇相继仙游後,其子元定,四处找寻龙穴,在故乡麻沙,云谷、远及至武夷山一带找寻墓基,在其母死後八年,即乾道二年丙戌(1166)十二月初九日申时,拾父母骸骨葬於金塔内,迁至武夷山之崇安县,合葬上箬(音若)後历塘,墓穴喝名“猛虎出林”,坐庚向甲。 蔡发公以客观唯物的观点,打破古代“天动地静”、“天园地方”的神权说法,集中国古代学者、观察天文星象之大成。 以一千个日时,观察天象和地动,发表了《天文星象总论》,精确地阐明了地球、月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与当今科学的认识完全一致,不但在时间上比西方的哥白尼早四百年,而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定水平。 因我国封建社会不重视科学,故被西方人取代。 他所著的《地理发微》、《河洛发微》两书被以《发微论》进入四库全书。 宋理宗皇帝荫封蔡发诰谕曰:“蔡发隐居求志,明善诚身,博极群书,力扶正学,阐河洛之教,弘淑诸人,诵横渠之铭,特赠太子太保。 ” 有赞诗曰:“卓迈高才,简古明识,广博渊源,昭明天曰,河洛发微,订其得失,庭训心传,万人矜式,叠叠威仪,彬彬文质,流芳不忘,虽今犹昔。 朱熹赞曰:“蔡公平生所以教其子者,不干利禄,而开以圣贤之学,其志识之高远非世人所及。 ” 发布时间:2024-02-19 08:38:50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