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德也。因合天地大道,故配五行 内容: 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德也。 因合天地大道,故配五行,称为五常。 常者,自然之常律也。 《五行大义》曰:“万有森罗,以五为度”。 即每一个整体均由五个相联系的基本元素组成,该五个基本元素按行气而名之,谓之五行,曰:“木、火、土、金、水”。 五行各元素之间为生化制克关系。 通过生化制克运动,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整体,如此才有天地万物。 若无生化制克运动,则一切皆瞬息万变,如此无以成天地、生万物。 人为天地所生,也必符合生化制克的运动规律,才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而人类社会的生化制克运动的五行要素,即仁义礼智信。 1. 仁者,五行属木。 木,生生也。 天有好生之德,若不生则万物绝。 有生必有爱,若生而不爱则万物灭。 在于人者,若生而不养、见危而不扶、同类而相残,则必亡矣。 犹如春季,万物复苏,草木滋长,牛羊成群,遍地生机勃勃,母有育子之爱,父有护幼之责,其皆天性也。 故仁德配五行木。 2. 礼者,五行属火。 火,盛长也。 天地有序,故能长万物。 序者,秩序和规则也,即礼序也。 天地间,人兽蛇蚁、树草藤蔓、雌雄长幼共居一处,必有礼序。 否则,万物生而不能长,长而不能大。 《易经•系辞》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即天地万物皆有可知、可从的基本规则,才能发展壮大。 在于人者,若上下无序、老幼无别、男女无道,则必生乱世之祸也。 犹如夏季,万物有成,诸物群杂而有序,相敌而依存,长幼有别,雌雄有道,化生有节,其皆天性也。 故礼德配五行火。 3. 信者,五行属土。 土,化生也。 天地间,森罗万象、五彩缤纷,皆从阴阳两仪化生而得,故天有化生之功。 化生必有信。 信者,实也,可预见也,即相同的行为和规则必得到相同的结果,也即种豆必得豆、种瓜必得瓜。 若万物无化生之功,则天地孓然。 若化生无信,则天地必纷乱无序,万物必自灭。 又如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不失时,则农时不误也。 在于人者,言出必行谓之信。 若言之不信,则言无义也,即语言失去自身之功能,则社会必纷乱无序,人类必自灭。 犹如夏季,万物盛极,物极则反,且必反还至始元,从不差爽,此信也。 如相同的树必结相同的果,同类的藤必结同属的瓜。 万物皆化生有道、化生有信。 故信德配五行土。 4. 义者,五行属金。 金,制克也。 天地万物必运行于相对平衡之状态下,平衡必通过各要素的相互制约而实现,故天有制克之机。 如树长而不止,必入云霄。 牛羊长而不止,必无食而亡。 虎豹长而不止,必相食而死。 草木蛇蚁牛羊虎狼,皆相敌相依。 今所谓环境保护,是据于此也。 在于人者,处食物链之顶,故必自制也,即人类需自我克制,且制而有度,谓之“制度”。 对失度者必制止,此谓之义也。 若无制度,人类行为无节制,则必遭天谴。 天谴,即天之制也。 犹如秋季,经过春、夏、长夏之后,万物生长繁衍,铺天盖地,遮天蔽日,若不抑制,则土失而万物绝矣。 故秋杀随之,萧杀万物以归土,此天之义也。 故义德配五行金。 5. 智者,五行属水。 水,潜藏也。 藏者,智也。 天有优胜劣汰之能,适者生存。 万物皆经历智慧的淘汰,凡能生存之物种,其必有生存之道。 生育、觅食、御寒、抗暑、避险,必有智巧,否则生而不能活,活而不能长。 在自然界的生物链和四季轮回中,确保生命延续的关键是藏之智也。 如蚁穴在洞,鸟巢在树,鹿躲藏于密林,人居火而躲虎豹,皆藏之智也。 在于人者,若愚昧无知,行为不理智,则必被自然和社会所淘汰。 犹如冬季,万物逐枯萎凋零,然死而不绝,或洞居、或冬眠、或落子藏土,其皆有智慧,否则不得再生。 故智德配五行水。 发布时间:2025-03-13 12:09:36 来源:大师看风水 链接:https://www.dskfs.com/content/9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