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亲疏随缘

作者:山山
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熟不逾矩,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善良。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话:

“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和做羹一样,都要讲究火候。

关系太远,感情就会变淡;关系太近,恩怨就会来了。

人在年轻时,总喜欢给人际关系做加法,想方设法结交不同圈子的朋友。

走到中年,我们才明白,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一种负担。

最好的关系,就是亲疏随缘。

01

貌合神离的伴侣,不必强求。

在综艺《再见爱人》里,朱雅琼和王秋雨就是这样一对夫妻。

丈夫王秋雨,是个务实的男人。

在他的世界里,有工作,有孩子,有家庭,却唯独没有妻子。

有一次,朱雅琼情绪失落,她敲开丈夫的门,问对方能不能抱抱自己,哪怕只有一分钟。

王秋雨就真的只抱了妻子一分钟,然后说:“时间到了,我要写剧本,你可以走了。”

两人结婚时没有办婚礼,因为王秋雨认为这些毫无意义;朱雅琼为了庆祝领证,精心化了妆却被老王皱着眉头评价:“好丑。”

不仅如此,“超级女声”出身的朱雅琼,非常喜欢音乐,可是王秋雨只想让朱雅琼扮演好妻子的角色。

节目中,他直言不讳地说朱雅琼就是在瞎搞,写的东西没有意思,也永远不会火。

在相识之初,激情让他们忽略了很多。

王秋雨想要的是居家贤惠型的妻子,而朱雅琼却是追求自我和浪漫的个性,双方都不是彼此想要的那个人。

如果两个人想不到一起,也聊不到一块,那婚姻就会成为彼此的束缚。

漫漫人生路,合则聚,不合则散,感情也是如此。

余生很短,不必和不合适的人强行捆绑在一起。

正如郑执在《生吞》里说:“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

在人生的路口好聚好散,好过貌合神离,相互折磨。

与其拼了命地想把谁留在身边一辈子,不如适时放手,追寻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02

因利而散的知己,不必伤感。

《论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交朋友,最怕一方坦诚相见,而另一方满腹算计。

以利相交的朋友,相识之初便带着私心,最终多半要弃你而去。

这种友谊,即使分道扬镳,也不必觉得可惜。

我的同事老章离职后,和自己的好哥们老李开了个饭店。

两个人各司其职,一个当大厨,一个招呼客人。

老章做饭十分有特色,店里服务也周到,小饭店的生意渐渐红火了起来。

由于老章认为做生意要注意成本和流水开支,而他的妻子又精通算账,于是他把妻子喊来做会计。

而老李更看重食材,他觉得采购很关键,于是就让自己的老婆来做采购。

老李的妻子一开始兢兢业业,可时间一长,她的意见渐渐大了起来。

她觉得老章一家就是在店里待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而他们夫妻一个风餐露宿跑采购,一个人前人后忙不停。

到最后,饭店的利润却要平分。

她觉得不公平,提出必须四六分。

老章一家觉得对方两口子确实辛苦,也就同意了。

可老李两口子却耍起了小聪明。

他们买120斤猪肉,报100斤,把多出来的20斤拿回自己家。

市价3.5元一斤的大米,发票上写成5元,每次采购都是几百斤的买,一下子好几百块钱的差价进了口袋。

随着饭店生意越来越好,老李两口子里应外合,明里暗里收了不少供货商的好处,赚了很多外快。

但渐渐地,由于数目越来越大,老章的老婆在核对账目时,很快就查出来了问题。她追查下去,发现了老李两口子的猫腻。

可老李夫妻俩死活不承认,两家人就此闹掰。

有句话说得好:“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人和人的交往,如果是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上,必定不长久。

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利益的交换,而是以心相交,坦诚相见。

久不联系,不会疏远;距离再远,不会生分。

时间会沉淀最真挚的友谊,而那些因利而散的朋友们,不值得我们留恋。

03

发布于 2023-01-11 21:05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